30岁前必读的《反脆弱》,我发现了3个最值钱的

 

以下两份工作,你会选择哪个?

A:月薪5000元的公务员

B:自媒体从业者,收入不确定,忽高忽低,存在不确定性

我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稳定的公务员,毕竟这可是大家口中的“铁饭碗”。

放在刚毕业那会,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样。但是在我看完纳西姆•尼古拉斯•塔勒布的《反脆弱》这本书后,突然发现以前的自己还是太年轻了....

一、 你以为的稳不堪一击

 

 
图片上传中......

 

书中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:1.火鸡理论说有一只火鸡很聪明,它发现每天只要听到主人的脚步声,就意味着自己要开饭了,因此它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脚步声来了,就有饭吃。

感恩节前一天,当火鸡再次听到脚步声的时候,它十分欢喜地以为自己又要开饭了,可是却被主人杀了……

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就在扮演这样的“火鸡”,只知道追求“平稳”,却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危险和意外。

在大众固有的观念里,认为公务员、银行职员这些都是铁饭碗,体制内的工作稳定,福利又好...
 

2020年疫情的影响,公认的“铁饭碗”银行行业,都开始了大裁员...
 

我们总是喜欢求稳,喜欢用固有的思维去预测未来,恰恰是这种自以为的平稳,随时会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变的脆弱不堪。

这世上有个真相:没有波动,就不会有稳定。


 

2.布里丹之驴 有一头驴,又渴又饿在中间,左边有一堆食物,右边有水,然后这只驴既想吃食物又想喝水,它对于吃的和喝的渴望是同等的,最后这只驴又渴又饿,死在了中间。 其实这只驴子但凡多一点随机性,它都不至于会饿死。

很多人也犯着同样的错误,认为随机性就是有风险的,即使有新的机会出现,也不敢去尝试,不敢去冒险。

毁掉你的不是平庸,而是固步自封。

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状态呈现出来,面对随机性,我们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并反应过度。 所以在创业与工作中,人们对创业的恐惧性更大,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
通过这两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出,其实大部分人骨子里都在求稳,偏好走捷径,不愿意去接受波动和风险,可他们是永远都存在的,就像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一书中说的一样:

凡是你抗拒的,都会持续,这些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,你驱散不走它们! 我们要做的是要去正视风险和波动,且有能力去在风险中受益而不是受伤害,这种能力就是反脆弱能力。

 

二、什么是反脆弱?

在塔勒布看来,脆弱的反面并不是坚强或坚韧,坚强或坚韧只是保证一个事物在不确定性中不受伤,保持不变,却没有办法更进一步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
脆弱的反面应该是在风险中保全自我,而且能从冲击中受益。

曾有个试验很好的诠释了反脆弱,在沙漠中种植树苗时模拟大自然下雨的方法浇灌树苗,隔几天给淋一下水,又隔几天啥事也不做,让树苗保持永远保持竞争的状态,这样的树苗反而存活的更好。

反脆弱能力,它就像一个弹簧,压力越大,反弹的也越高!

无数事实表明,当事物暴露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、随机性、混乱和压力、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,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,而人一旦处于安稳的环境中,往往在危机到来时不知所措。

正如书中的两兄弟一样,哥哥是银行职员,弟弟是出租车司机,后来金融危机爆发,哥哥被裁员,由于年纪很大了找不到工作,职业生涯就此画上句号。而弟弟的收入一直是波动性的,使得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下随机应变,小的变动促使他们不断地从环境中学习,并在持续的压力下保持竞争力与适应力。此外,他们还有机会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和惊喜,以及自由选择的权力,这就是反脆弱能力。

当我们在职场、生活中因为现状陷入僵局时,我们也要有随机性的反脆弱能力,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去突出重围,增强自己的韧性,而不是做那只安乐的火鸡和固步自封的驴子!

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呢?本书也给了答案。

三、如何提升反脆弱能力?

01过度补偿

我们厌恶压力,但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只会不断积累“脆弱性”,最终害了自己。

这里的压力,是指一定程度的急性刺激,而不是温和缓慢。就像文中所说的,长途飞行后最好去健身房锻炼消除疲劳,而不是坐着休息。

比如我们在给自己设定本月的业绩目标时,不妨把目标设置的高一些,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自身的潜力。 困难能够唤醒天才,艺术家成长于饥饿之中。凡是杀不死我的,必将使我更强大!

02 杠铃策略

作者用杠铃来描述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(从而在负面的“黑天鹅”面前保持强韧性),而在其他领域承担更多小的风险(以小博大)的双重态度,从而实现反脆弱性。

比如我们在做投资时,可以采用股权类资产+债权类资产相结合的配置方式,用低风险的债权类资产做安全垫,控制回撤风险避免在出现意外时全盘皆输的糟糕局面,而用一定比例的股权类资产去博高收益。

2008年的金融危机,倒闭了资产配置过于单一的雷曼兄弟这样的巨头,但也让产品配置更平衡的高盛在危机中大赚一笔,高盛的“反脆弱结构”更胜一筹。 杠铃策略的两头,一边是稳,另一边是搏;一边是有限的损失,一边是巨大的收益。

03增加可选择性

不要指望人生是线性发展,在广阔的现实生活里,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至少同样多,为了实现收入指数性增长而非线性增长,你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。 拿工作来说,对内我们不光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,升值加薪,对外也要不断开拓新的机会,让自己多条腿走路,比如说开拓副业。

相对于其他书籍,这本是可以说是一盏迷茫世界的“引路灯”,它从底层思维出发,告诉我们如何突破舒适圈,在不确定性中如何收获更多,如何在风险中更有韧性! 试想如果一直只站在舒适圈里,我们的领域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,就只能在可选范围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,许多的未知和挑战都不曾体会,我们将错失多少机会和选择? 所以,人生要勇于试错,不断突破舒适圈,才能拥有安全感! 静,只会一潭死水!动,方能破茧成蝶!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hs029.com/jingyan/4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