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长假期间,编编的朋友圈已经被《长津湖》刷屏了,有的朋友恨不能写一篇小作文来夸赞这部电影。
目前上映仅12天,票房已经突破41亿,打破了十六项影史纪录,堪称气势如虹,有专家甚至预测票房会突破57亿超越《战狼2》夺魁中国影史票房榜。
成绩这么霸气,《长津湖》凭啥?
这是一位参加完首映的朋友的感慨:
看3个小时都没看够,忍着泪攥着拳看完电影,多幸运,生于当下,前辈们的英勇付出,成就了如今山河无恙,繁华盛世”。
图片来源于猫眼专业版
在说《长津湖》之前,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其它票房优异的作品:
《你好,李焕英》票房54.13亿,在2021年全球票房排行榜名列全球榜首;
《唐人街探案3》票房45.15亿;
《速度与激情9》票房13.92亿;《怒火重案》票房13.28亿……
还有目前我国影史票房(前十基本被国产片霸屏):
电影票房集中反映了投资方选题的精准、编剧的水平、导演选角和执导的功力、演员的演技、营销的策略和执行以及其它幕后人员的努力是否被市场和观众认可。
简单直白粗暴地讲,电影票房就是观众们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电影院支持电影。
国产电影票房屡创新高,有其必然性!
高票房电影一定是让人印象深刻,有超高的情感共鸣!
比如《战狼2》,其票房56.89亿,力压众多电影,在世界电影票房榜前100名留下重重一笔。
图片来源于豆瓣
犯我中华者、虽远必诛!
伤我国人者、皆为我敌!
杀我国人者,皆我天敌!
这些台词,让国人热血沸腾,编编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听到的时候热泪盈眶,觉得全身的热血都燃起来了,至今每每看到依然振奋不已。
高票房电影还具有很明显的类型特征!
通过票房统计数据,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观众最喜欢的电影类型,下图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动作、搞笑、科幻等类型更受青睐。编编也汇总了近几年国庆档的电影票房前三的数据,很明显能看到主旋律的电影越来越受咱们观众的喜爱。
不光是《长津湖》,事实上近几年国产电影的票房一直在刷新着记录,《战狼2》、《你好李焕英》、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等等,国内影史排行榜的引进大片一次又一次被国产电影超越:
因此,国产电影大卖最重要的原因是以下几点:
一、政策原因
在加入WTO时,我们签署过“在与《电影管理条例》相一致的情况下,加入时,中国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电影,用于影院放映;加入时,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建设和改造电影院,外资比例不得超过49%”的协议。
这些年,中国进口片的配额越来越多,但是国产片依然顽强崛起,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国产保护月”的功劳。
“国产电影保护月”起于国家电影局在2004年口头下达全国院线的通知,希望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,不引进海外分账大片。这个没有见诸任何公开文件的国产电影“独家”档期,具体起止时间媒体有过多种说法,但都落在每年6-8月暑期档期间。
在这个时间放假的学生、老师们都是很大的观影群体,而让外国大片错开这个时间段播放,就能打一个时间差。细心的朋友们可以发现春节档、暑期档、国庆档和十二月份的贺岁档都几乎没有好莱坞大片。
这个方式有利有弊,我们暂且不提,不过从结果上看,从2018年国产电影占比的62%到20年的84%,我们的国产电影确实也不负众望地大有进步。
二、疫情原因
这两年全球各个地区电影产业的变化离不开疫情!
我们国家因为疫情控制的相当优秀,大家也逐渐接受了之后要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现实,在国家疫情防控和民众意识普及的双重保障之下,国民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,该吃就吃该玩就玩,电影产业的恢复相比国外明显的迅捷。
反观全球其它地区尤其是美国的抗疫实在不尽人意,导致国外电影产业长时间停摆,很多大片纷纷推迟档期甚至取消拍摄。
此消彼长之下,国产电影才能异军突起!
三、品质原因
纵观票房大卖的国产电影,或剧情紧凑故事不拖沓,或引爆观众们的笑点、泪点,或有大IP、名演员参演、名导演执镜……总的来说,除了题材受众广之外都各有亮点。
在国外大片审美疲劳之下,电影本身这种高品质的提升,才是国产电影崛起的关键因素。
行文至此,《长津湖》票房大卖的原因就很明显了:
1、题材的准确性
《长津湖》选材主旋律,受众广泛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,能引起大家的共鸣,正如前文网友所说,《长津湖》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,知道了如今山河无恙盛世繁华,来自于前辈先烈们的不惧牺牲英勇付出!
2、品质的优异性
《长津湖》长达3个小时,但一点都不乏味,全片尽量写实不过度煽情,娓娓道来让观众心潮澎湃,历史还原、人物塑造、制作效果等等都是可圈可点,这才获得了高口碑,高口碑又引领了更多的人入场。
3、档期选的好
口碑和品质,是电影大卖的基础,档期和营销则是电影大卖的推手,现在国庆档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春节档了,编编汇总了近几年国庆档票房的数据,逐年上升
的票房数字足以证明:
《长津湖》在国庆上映,档期和题材完美契合!
另外,今年的国庆档除了一部《我和我的父辈》可以与之竞争之外,同期没有其他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,也是《长津湖》大卖的重要原因。
所以《长津湖》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共振,不火没天理!
这也是专家预言:“《长津湖》的票房能突破57亿!”的底气吧,能否实现,师母已呆!
综上所述,国产电影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,即便是将来全球疫情彻底消除,国外大片节奏恢复,也很难撼动国产电影的江湖地位了,不仅如此,将来我们的电影产业也会像美国大片、日本动漫、韩剧一样向全球做文化输出,这才是中国文化产业真正未来。
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,除了与国同欢之外,也可以将之看做未来一个风口,寻找乘风起飞的机会,比如投资电影产业链。
拿今年的国庆档来说,仅上映的7部新片,背后的制片方、投资方数量累计多达80余家,这其中,不乏以公司名义投资的个人投资者。
当然,这种投资需要资金实力、人脉资源以及高超的产品甄别能力,门槛比较高一般人玩不了,编编简单说一下电影产业链投资的几个常见玩法,满足一下大家的猎奇心理就行。
首先就是美国大片传统的盈利模式,美国大公司的IP系列电影,最主要的作用是一个大型宣传片,电影票房只占项目总收益的一小部分,更多收益来源于未来这个IP的衍生品,像漫威、迪士尼各种联名款,这几天奈飞出品的《鱿鱼游戏》周边产品就大卖特卖。
其次是我国观众数量多,层次分化明显,有足够的市场容纳独立制片人拍一些小成本高品质电影,只要题材剧情内容等产品本身质量过硬,同时做好财务测算、压低产品成本,就很有可能小成本博取大票房,做成黑马,比如《失恋33天》、《我不是药神》、《哪吒魔童降世》、《你好李焕英》等等。投资这些电影的出品人都爽歪歪。
还有一些“曲线救国”的另类玩法不可细说,比如拉几个大家都喜欢的明星、主创,整一个电影(电视剧、网剧)项目,然后打包卖给平台赚钱差价,编编有个朋友投资30万参与了一个总体200万拍摄周期3个月的盗墓类网剧,之后400万卖给某奇艺平台,小赚了一把。
电影的话,也可以溢价两三倍以上出售给散户们去投资,这样,到最后上映的时候,不管票房是亏是赚,制片方已经不在乎了,有没有后续商业价值也不在乎了,反正都是散户韭菜们兜底。
所以,这个行业虽然是未来风口,但是直接投资门槛很高水很深,像编编这样没有金刚钻的,吃瓜看戏就行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比较低门槛的办法就是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,买一些相关公司的股票、产业类的基金等等,还是有机会喝口汤的。
当然,如果大家只想做个纯粹的观众享受岁月静好,那么就跟编编一起衷心希望《长津湖》以及之后优秀的国产电影能持续大卖,以优币淘汰劣币,让《逐梦演艺圈》那种侮辱观众眼睛和智商的垃圾片烂片彻底消失,让更多的优秀的影视作品群英荟萃共举繁荣!
《长津湖》风正起,静待57亿!